焦作日报
2022-04-28   B02,B11:向人民报告 请人民阅卷·武陟县篇

跑出加速度 再创新辉煌

武陟奋力推进“两城三县一枢纽”建设

本报记者 董柏生

人民胜利渠渠首。

武陟大虹桥乡龙泽园千亩荷园。

高标准建设的“四好农村路”王园线。

万里黄河第一关——嘉应观。

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河南省主会场设在武陟。

武陟智能智造产业港。

武陟经开区远大住工CPS河南研发生产总部基地生产车间一角。

武陟产业新城机器人产业园。

武陟县人民医院。

地处城区中心的龙泉湖公园。

核心提示

2021年,百年大庆、激荡人心,开局起步、难中求成。面对严峻复杂的发展环境和汛情疫情的叠加冲击,武陟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用非常之力、施果敢之策,激励全县上下难中求成、开拓新局,付出的努力异常艰辛,取得的成效好于预期,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主动对标对表

擘画建设社会主义强县的新蓝图

坚持以行动维护核心、以担当坚守初心,践行“两个确立”,锚定“两个确保”,聚焦“十大战略”,以前瞻30年、谋划15年、做实近5年的战略眼光编制“十四五”规划,胜利召开县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两城三县一枢纽”发展定位,构建“一体两翼、双跨融合”战略格局、“中原智造、北岸水乡”城市定位、“一园两区、多点支撑”产业布局、“两河四渠一网”生态布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县的“四梁八柱”系统确立。

坚决守牢底线

夺取妥善应对风险挑战的新胜利

面对全国多点暴发的疫情,坚持“宁可十防十空、也不漏防一人”原则,快速响应、高效指挥、有力应对,核酸检测应检尽检,疫苗接种应接尽接,实战演练常态化开展,“五种能力”全面提升,特别是广大干部群众听令而行、日夜坚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伟大抗疫精神,打赢了一场场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人民战争,当好了郑焦“桥头堡”,守牢了焦作“南大门”。

面对历史罕见的雨情汛情,牢记防汛工作“金标准”,探索建立“336”防汛工作机制,常委班子带头坚守一线、科学调度,全县上下众志成城、守望相助,90多个日夜,坚守“百里金堤”,经受住了8轮强降雨天气和多轮洪峰过境考验,实现了平安度汛“零伤亡”,在防御大洪水、应对强降雨的大战大考中交出了合格答卷。

面对艰巨繁重的重建任务,聚焦“灾后无白地、户户能增收”目标,建立“双十分包机制”,组织群众改种补种、购买保险,组织企业排水排涝、恢复生产,创新实施党建引领幸福安居工程,一批房屋受损、住房困难家庭搬入新居;谋划灾后重建项目89个,54个项目纳入省灾后重建专项规划,42个重点项目启动实施、快速推进,彰显了作为全省灾后重建重点县的责任与担当。

突出创新引领

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新突破

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围绕“中原智造”产业定位,实施“三大改造”项目30个,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7家,均居全市首位。创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家。三和水工研发的数字塔楼式干混砂浆生产线成套装备,被认定为河南省首台(套)产品,荣获国家级重点“小巨人”称号;赛科中药研发的纳米药物控释材料,突破了靶向载药治疗重大疾病的瓶颈;百维激光研发的光纤激光器,打破了美国的供应封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56.2%,辅仁怀庆堂、广源纸业、大指造纸装备、凯瑞车辆检测等29家企业纳税增幅超40%,江河纸业纳税1.35亿元,再创新高。

现代农业加速发展。成功创建肉鸭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怀药产业化集群和鹌鹑现代农业产业园,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集群4家、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7家,数量均为全市最多。新增“三品一标”产品3个,总数29个,成功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小麦、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荣获全省食品安全示范县。

三产服务亮点纷呈。精彩承办“中国农民丰收节”河南主会场活动,高标举办黄河论坛,御坝、万花等乡村旅游示范村内涵与品质同步提升,嘉应观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项目纳入全省国家文化公园十大标志性工程,永济渠渠首遗址公园纳入省“十四五”项目库,成功入选中国文化百强县;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郑州)综合智能基地项目纳入《省“十四五”军民融合发展规划》,进入全国6个基地序列,成为全市唯一的省级区域物流枢纽,成功创建全省“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县”;成功举办全省巾帼电商创业就业培训暨电商直播带货大赛,电商交易额30.3亿元,武陟的“网红产品”“网红品牌”越来越多。

深化改革开放

厚植发展活力竞相迸发的新胜势

坚持用项目强支撑。高质量滚动开展“三个一批”,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2个,开工建设亿元以上项目102个,建成投产项目60个,省市重点项目建设综合考评年度排名居全市首位。

坚持优环境助发展。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创新推行“1345”工作法,在全市率先建立智慧服务云平台,解决企业问题150条。持续深化“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网上可办事项占比99.34%,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位居全市第2名。

坚持靠改革破瓶颈。经开区“管委会+公司”改革模式,被确定为全省30个改革试点之一,盘活、整理土地约48.67公顷,荣获省开发区十强“新型产业链”称号;承接255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累计办理事项4100余件,放权赋能改革成果初现,瓶颈制约有效破解。

聚焦精致标准

取得城乡品质加快提升的新成效

坚定“精致城市、品质武陟”,持续实施中心带动、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发展战略。

城市加速提质。在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创建成果的基础上,乘势而上,向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迈进,老城区37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全面完成,34栋安置房工程全部封顶,城市生态水系风雅广场、二干排段即将建成开园,木栾大道桥、广济路桥、沁河路、黄河大道等改造建设工程有序实施,新增供暖面积11.3万平方米。新城区创业大厦等7个公基建项目稳步推进,新引进产业项目11个,产城融合加速发力。

乡村更加靓丽。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3239名干部职工、1.3万名党员带动3.5万户群众成功创建“五美庭院”,清理整治空心宅院4268处,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40个,“万村整治”示范村217个,荣获省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农村厕所革命先进县称号,“四园进村庄+工程”模式在全省推广。

生态持续优化。高标完成中央环保督察交办问题整改,“散乱污”企业保持动态清零,黄沁河“四乱”问题得到有效遏制,PM10、PM2.5浓度同比下降9.71%、12.07%,全年优良天数同比增加24天,达到228天,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新增国土绿化面积320公顷,创建省级特色森林小镇1个、森林乡村示范村8个。

优先发展三农

开创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的新局面

粮食安全责任进一步扛稳。西霞院、小浪底两大灌区及配套工程稳步推进,新增高标准农田2466.62公顷,荣获全国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称号,夏粮总产量32.18万吨,再创历史新高。

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巩固。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创新推行以工代赈项目,投入衔接资金7657.23万元,实施衔接项目156个,对456户兜底户实行“五养八延伸”帮扶,守牢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农村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深化“三变”改革,6个乡镇成立股份合作社,全县土地流转入社面积10280公顷,累计分红6771.6万元。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业,乔庙镇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称号,55个村成为“一村一品”专业村。

基层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不断优化“五创三治”工作体系,365个村(社区)设置全科网格621个,10536个党员联户小网格覆盖17万户居民,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治理格局更加完善,党建引领“五创三治”工作体系的经验做法,被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在全省推广。

坚持人民至上

交出民生福祉更加殷实的新答卷

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壮”,着力办好“四大民生”。就业态势更加稳定,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新增就业995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9613人。

教育质量全面提升,育才学校新校区、8所幼儿园新建扩建项目主体建成,推行一体化办学试点工作,推广“名校+乡村校”“名校+新建校”集团化办学模式,更多孩子在家门口就能够上好学。

医养事业蹄疾步稳,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加快推进,新中医院、北贾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成投用,9家医养中心规范运营,176家慈善幸福院常态运行,残疾人康复中心、县医养一体化示范中心等项目顺利实施,社区与农村全覆盖的三级医养体系基本建成。

慈善名片越擦越亮,广大企业家和各界人士回报社会、彰显大爱,捐赠防汛救灾资金3447.9万元,“99公益日”筹集善款3314.5万元,参与人数30.43万人次,募集资金、参与人数连续三年居省慈善总会第一、全国县级第一。

(本版照片均由武陟县委宣传部提供)

今年经济工作

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省委“两个确保”“十大战略”,紧扣市委“1353”总体发展思路,坚持以党建“第一责任”引领和保障发展“第一要务”,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增活力,以创新促转型,以项目强支撑,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在实现“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中跑出加速度、再创新辉煌,奋力推动“两城三县一枢纽”建设取得决定性成效,让“中国黄河文化之乡”在县域经济“成高原”中走在前列、更加出彩,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今年重点抓好

八项任务

推动武陟高质量发展,要正确把握好“稳”与“进”的关系、“危”与“机”的关系、“十大战略”与“中心工作”的关系、“跑出加速度”与“再创新辉煌”的关系、“系统观念”与“统筹发力”的关系,把承接好“十大战略”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结合武陟实际,围绕“两城三县一枢纽”建设,重点抓好八项任务。

一、跑出加速度、再创新辉煌优势在区位,要融入战略大局,主动借势发展。

二、跑出加速度、再创新辉煌支撑在产业,要坚持项目为王,加快创新转型。

三、跑出加速度、再创新辉煌基础在三农,要注重系统发力,推动乡村振兴。

四、跑出加速度、再创新辉煌载体在城市,要树牢精致理念,打造宜居之城。

五、跑出加速度、再创新辉煌动力在改革,要着力破解瓶颈,激发制度活力。

六、跑出加速度、再创新辉煌潜力在文化,要坚持以文促旅,做好融合文章。

七、跑出加速度、再创新辉煌底线在生态,要加快低碳转型,促进绿色发展。

八、跑出加速度、再创新辉煌核心在共享,要持续改善民生,推动共同富裕。

查看更多请扫码阅读

长按识别二维码